深圳社保分几个档次有什么区别?
深圳,这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大都市,以其完善的社保体系吸引了无数人前来奋斗,深圳社保究竟分几个档次?这些档次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就让我来为大家详细解答一番。
深圳社保分为五个档次,分别是第一档次、第二档次、第三档次、第四档次和第五档次,这五个档次是根据深圳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来确定的,我们将从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和待遇三个方面来了解各个档次之间的区别。
缴费基数
深圳社保的缴费基数是指参保人员缴费工资的上下限,每个档次对应的缴费基数上下限不同,第一档次的缴费基数下限为深圳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上限为300%;第二档次为80%至300%;第三档次为100%至300%;第四档次为120%至300%;第五档次为150%至300%,可以看出,随着档次提高,缴费基数的下限逐渐上升。
缴费比例
深圳社保的缴费比例包括单位和个人两部分,单位承担的比例为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的总和,个人承担的比例为养老和医疗保险,不同档次之间的缴费比例相同,但缴费金额会因为缴费基数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养老保险为例,单位和个人各自承担的比例为20%,也就是说,如果你在第一档次,那么你和单位各自需要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会相对较低;而在第五档次,缴费金额则会相对较高。
待遇
社保待遇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不同档次的社保待遇主要体现在医疗保险和个人账户累积金额上。
1、医疗保险: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和报销范围与档次有关,档次越高,报销比例越高,报销范围也越广,第一档次的报销比例为90%,而第五档次的报销比例可达95%。
2、个人账户累积金额:个人账户累积金额是指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在扣除统筹基金后的剩余部分,档次越高,个人账户累积金额越多,这意味着未来可领取的养老金也越高。
了解了以上内容,我们来看看具体的生活案例,小王在深圳工作,他的月工资为10000元,如果小王选择第一档次参保,那么他的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为深圳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即6000元,按照这个基数,小王每月需要缴纳的社保费用为(以下计算仅供参考):
养老保险:10000元×8%=800元
医疗保险:10000元×2%+3元=203元
失业保险:10000元×0.5%=50元
工伤保险:10000元×0.2%=20元
生育保险:10000元×0.5%=50元
总计:800元+203元+50元+20元+50元=1123元
如果小王选择第五档次参保,那么他的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为150%,即15000元,按照这个基数,小王每月需要缴纳的社保费用将有所提高。
深圳社保的五个档次各有特点,大家在选择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决定,社保关乎每个人的生活福祉,了解清楚社保政策,才能更好地保障自己和家人的权益,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你有所帮助!